《易·系辞》中说:“安土敦乎仁,故能爱。”
人们依赖土地,用它种植百谷,生养牲畜。
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以此为起点,用希望与信念,将泥土变为瑰宝,创造出了辉煌不朽的中国陶瓷文明。
而陶瓷,也从最初的满足生活需求到演变为一种艺术形式。
它的发展,更像是一篇鸿鹄巨制,它以泥为线条、青釉作彩,经由历代巧匠逐一添笔、填色而完成。
中国陶瓷更是跨越千里,成为引领欧洲贵族的审美趣味。
它们收藏于世界各地最宏大的博物馆,与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品共聚一堂、分庭抗礼。数百年间,不论地域、文化、种族,无数人都为之倾倒。
始于土,成于火,瓷比玉,宁碎不折,说的就是瓷器的品质。
它们经火而不开裂变形,入土千年而不朽不锈。
很难想象,这些不过是汇聚土与水的东西,经大火淬炼后,居然凤凰涅槃般,兼具玉石的光洁,以及泥土的芬芳。
进入现代社会后,随着陶艺技术越发成熟,陶瓷不单单被用于家居产品,更是搭乘科技的高速列车,以耐磨、抗腐蚀的卓越性能,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台面、地面。
如此,自然与雕琢,松弛与精准,柔美与实用,这些对立特质,在相辅相成中,缔造陶瓷的多种可塑性,承载着现代人的智慧与汗水,绘制着跨越时间、跨越文化的长轴画卷。
注:文中图片都来自于故宫博物院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